主辦單位: 中國(國際)生態農業博覽會組委會
承辦單位: 聯合國地球理事會、國際綠色產業合作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中環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展會簡介
一、引 言
我國的農業要實現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必須強調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生態農業是由資源浪費的粗放經營向資源節約的集約經營的成功模式,是由破壞生態環境的掠奪式經營走向資源開發利用和資源保護相結合的有效途徑,將成為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自1984年我國國務院頒布促進生態農業發展的決定以來,我國生態農業建設在振興農村經濟、改善生態環境和促進社會發展中取得顯著成效。但是,我們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不能忽視我們的農業生產中還存在著一系列問題。長期過量使用化肥和農藥,導致土壤板結、肥力下降、農殘超標,微生態環境惡化,造成糧食增產越來越困難,農產品品質不斷下降等問題愈加嚴重,這些都是實現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潛在威脅。為此,商務部中國國際經濟合作學會和農業部中國農業國際交流協會特聯合舉辦“2010首屆中國(國際)生態農業博覽會”(以下簡稱“盛會”)。屆時,國家領導人及政府有關部委領導、聯合國高層官員、外國駐華使團和國際環保組織代表、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工商企業家、港澳臺代表等,將應邀與會,指導并交流經驗,探索生態農業未來發展策略和產業化發展路徑。務實推動中國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逐步做大做強生態農業產業。
二、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論壇為平臺,匯集、展示、交流建設高效生態農業與建設和諧社會的優秀成果。在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安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及力推高效生態農業發展等方面的理論和實踐上,有所研究、有所發現、有所創新、有所貢獻。
三、論壇背景:
(一) 發展生態農業,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農業找到一條根本途徑。生態農業吸取我國傳統農業的精華和國外農業發展的經驗教訓, 從我國國情出發遵照生態學的原理和應用現代科學技術方法進行農業生產, 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水平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發展戰略的轉移和加速農業現代化的進程。
(二) 發展生態農業,有利于農業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 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污染。發展生態農業, 可以避免對自然資源掠奪式經營和濫用,對農業的可更新資源注意增殖, 對不更新資源注意保護和利用, 使自然資源能得到持續的利用, 促進生態良性循環, 為農業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三) 發展生態農業,有利于提高農業生產的綜合效益, 促進農業長期穩定地發展。生態農業能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土地利用率、土地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 從而大大提高經濟效益。生態農業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保護和增殖自然資源, 加速物質循環和能量轉化,有顯著的生態效益。它又能為社會創造數量多、質量好的多種多樣的農產品, 滿足人們對農產品不斷增長的需求。
發展生態農業也必將提升我國農業及食品加工業的國際競爭力,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的全面發展。
五、論壇主題:聚焦生態農業 關注農村發展
六、論壇宗旨:倡導生態文明 推動產業進程
七、活動內容安排:
(一)開幕式
(二)中國(國際)生態農業(產品、技術、設備、服務、模式)展
主題定位:展示并宣傳國內外優質的生態農業產品和與生態農業配套的先進技術、設備與服務。為提升生態農業建設水平提供學習、交流機會,助推我國及世界生態農業建設健康、有序發展。
(三)中國(國際)生態農業及農村廢棄物資源再利用產業發展高峰論壇
主題定位:本著以“科學發展觀”為主旨理念,共同研究、探討、交流生態農業建設與科學發展生態農業、生態經濟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助推生態農業建設及農村廢棄物資源再利用產業化進程。
(四)生態農業投融資對洽會
主題定位:讓資本推動產業升級,讓產業完成資本復利。
(五)中國農業國際交流協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
(六)“綠色邀請”專題頒獎晚會(閉幕式)
主題定位:表彰先進、樹立榜樣帶動生態農業和諧、快速發展
論壇舉辦時間:2010年9月22-24日
論壇舉辦地點:中國·北京·
論壇議程安排
9月22日 全天 嘉賓及展商報到
9月22日 10:00-10 :30 活動開幕式 開幕式前全體領導嘉賓合影留念
10 :30-17:00
中國(國際)生態農業及農村廢棄物資源再利用產業發展高峰論壇
中國(國際)生態農業(產品、技術、設備、服務、模式)展
9月23日(周四)
9:00-12:00 生態農業投融資對洽會
10:00-17:00 中國(國際)生態農業(產品、技術、設備、服務)展
9月24日 10:00-17:00 中國(國際)生態農業(產品、技術、設備、服務)展
13:30-17:00 中國農業國際交流協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
19:00-21:00 “綠色邀請”專題頒獎晚會(閉幕式)
9月25日 嘉賓及展商返程
參會范圍:
一、高新技術成果、項目展區
農業企業、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高效農業新技術、生物技術與農業新品種,各類農業項目等;
農業新技術、新成果、新材料、新產品以及高新農業基地、科研院所、農業書報刊等。
農業微電子與計算機、農業環境監測、農田信息采集系統、農業遙感、檢測、信息技術,土壤取樣、土壤分析、檢測儀器設備等;農業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植物繁殖技術、塑料栽培、無土栽培;種子檢驗儀器、植物生理儀器;農產品質檢儀器;植物組培試驗儀器。
二、花卉園藝展區
各類花卉、花卉種植器皿、控溫設備、各類工具和保鮮等技術企業; 園林造景的藝術設計及設施和裝飾材料、園林雕塑、園林照明、園林機械、休閑設施等企業;觀賞植物、仿真植物生產經營企業;花卉培育技術、花卉包裝等企業。
營林、園林、綠化工程技術及設備,包括花卉繁育與保鮮技術、草坪技術、營林、園林園藝設備、園林設計、施工、技術咨詢
鮮切花、干花、草、盆景、根雕、觀賞魚、園藝等。
1.花卉與園藝:鮮切花、花種、種球、種苗、苗木、花卉包裝、分撿、捆綁機械、材料與技術、花盆、花缽。
2.草坪與園林機械:草坪、草種、草坪設計、建造和養護、園林綠化工程、剪草機、鋸機、修剪機、切草機、噴霧機、水泵、噴灌管道、噴頭及噴水車等。
3.觀賞植物:觀葉植物、蔭生植物、苗木、仙人掌、棕櫚樹、彩色樹、盆栽、雕塑、盆景、觀賞魚、假山。
4.仿真植物:仿真植物、仿真花、干花、干花工藝、藝術品、及相關制作技術、設備與材料。
5.溫室與保鮮設備:智能化控制溫室、控溫設備與技術、花卉冷藏、保鮮技術與設備、通風設備、增濕器、塑料大棚、溫室覆蓋材料、加溫設備及相關產品與技術等。
6.基質與肥料:肥料、介質土、土壤添加劑、營養劑、泥炭、竹炭及相關生產技術與設備等。
7.生物技術:栽培技術、生物組培、遺傳育種、基因工程、生物工程、生物防治、微生物技術、花卉營養、花藥、殺蟲劑及相關技術、產品與設備等。
8.其它:花店設計與展示、包裝材料、園藝資材、園藝工具、專業出版物、網站。
三、農資機械展區
儲運設備、耕作機械、植保機械、收獲機械、工程機械等農業機械,土壤分析測試儀器、殘留測試儀器、林業栽培技術、林業機械和設備、棚膜栽培、節能日光溫室、無土栽培等農業設施,節水技術與灌溉設備。
拖拉機、農機具、收獲機械、耕整機械、農用運輸車、農田水利機械、干燥機械、各類農機維修檢測保修設備、秸稈綜合利用技術設備、農機工業裝備、新產品、新技術展示和信息發布,橡膠產品、各種內然機、農業裝備的零部件和元器件,農機類圖書、報刊、雜志、電腦軟件等;
肥料生產設備、肥料施用設備、灌裝設備、土壤分析測試儀器;種子、種苗加工、檢驗、包裝、包衣、制作等儀器及設備;農用藥械、干燥設備、包裝設備、粉碎設備、儲運設備、槽車、噴霧干燥(制粒)、殘留測試儀器包裝制版技術等。
四、旅游觀光展區
鄉村、農莊、山莊旅游景點及旅游產品等。
(1)農園采摘型。 這是新型農業經營形態,主要利用農業生產的場地、產品、設備、作業及成果用為觀光獲取收益。包括荔枝、柑桔、楊桃、葡萄、橄欖等果實,以及蔬菜、茶、花卉的采摘,屬產地采果業型農業觀光。挖掘園則以蕃薯為主,兼及馬鈴薯、芋頭、蘿卜、胡蘿卜、花生及竹筍等,農場在收獲期間供學生和市民挖掘,讓其接近自然,親近泥土。
(2)農園觀光型。 以展示種植業的栽培技術或園藝、農產品及其生產過程為主。一些花卉園以花卉樹木培植優雅環境,使之成為生產買賣品和觀賞結合的花卉園。目前,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卉市場發展潛力很大,除鮮花、盆景外,陰生觀賞植物需求量很大,攀援植物行情也看好。一些農場利用這一形勢積極發展花卉生產。觀花類、觀葉類和觀葉賞果的栽培以及盆景生產都有發展。
(3)漁場垂釣型。 即利用池塘、魚池等水體進行垂釣、駕船、滑艇、食水鮮和水上娛樂等內容的水上旅游活動。
(4)畜牧觀賞獵狩型。 即利用牧場、養殖場、獵狩場、跑馬場等,給游人提供觀光、娛樂、參與牧業生活的風情和情趣。
(5)觀光副業型。 包括與農業相關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藝品及其加工制作過程,都可作為觀光副業項目進行開發,讓游人觀看藝人的精湛造藝或組織游人自己參加編織活動。
(6)觀光生態農業型。建立農林牧漁土地綜合利用的生態模式,強化生產過程的生態性、趣味性、藝術性。
五、農業服務展區:
一是良種服務——為廣大農民提供糧食、畜禽、水產、苗木等優質高效種子種苗;
二是農資服務——為廣大農民提供化肥、農藥等農業生產物資服務,保證農民用上放心農資;
三是農技服務——發展以農業科研院所、農業企業、農業專業性服務組織為主要內容的新型農技服務體系,為廣大農民提供高效適用種養模式和技術;
四是培訓服務——培育新型農民,拓展農民增收致富道路;
五是信息服務——為廣大農民及時提供黨和政府的各項富農政策、市場行情及先進高效種養技術等急需的信息服務;
六是流通服務——通過發展農產品批發市場、農產品超市等物流載體,為廣大農民及時提供優質安全的農產品交流平臺和服務;
七是休閑服務——滿足人們回歸自然、休閑娛樂和體驗農耕文化需求,促進農民增收;
八是保險服務——對農民的種養產品實施政策性及商業性保險,減輕農民在災害面前的經濟損失,增強農業應對各種災害的能力
六、地方特色展區
無公害蔬菜、綠色水果、珍稀花卉、特色中草藥、優質畜禽等
例:(蔬菜、板栗、蠶桑、畜牧、老米酒、菊花)
七、特別推薦展區
八、農副產品展區:
農、林、牧、副、漁五業產品,分為糧食、經濟作物、竹木材、工業用油及漆膠、禽畜產品、蠶繭蠶絲、干鮮果、干鮮菜及調味品、藥材、土副產品、水產品等、農副產品展區各地水果、地產品、林產品、水產品、菌類產品、蔬菜產品、肉蛋類產品等。特色蔬菜、綠色食品、有機產品、生物技術食品、微波食品。各種蔬菜粉、水果粉及優質農業、畜牧業、林業產品、農產品深加工、保鮮、儲藏、冷凍等產品。、
九、生態禮品展區:
健康原料月餅、陽澄湖大閘蟹、有機蔬菜、有機水果、有機越光米,有機雜糧、云南原生態野山菌、正谷生態鮑魚、正谷生態海參、法國進口紅酒、正谷武夷巖茶
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糧油、果蔬、 糖酒、畜禽產品、水產品、肉制品、乳制品、蜂產品等。
畜禽產品、水產品、山珍土特產品、干貨、調料、乳制品、蜂蜜、綠色保健食品及煙、糖、酒、飲料等產品。
農 副產品:優質農產品及深加工產品,綠色、安全、無公害農副產品及食品,農產品采收、加工、包裝、保鮮、儲藏、冷凍等技術與設備
種子種苗 種子、種苗生產、經營、加工企業、種子檢驗、加工、包裝等儀器設備,種子最新科研成果展示(果實、植株等);
肥料:氮肥、磷肥、鉀肥、生物肥、有機天然肥、復合肥、生態肥、控釋肥、復混肥、葉面肥、液肥、沖施肥、微肥、育苗肥、各種菌肥、專用肥料、環保肥料、土壤改良劑、表面活性劑、植物生長調節劑、以及有利于作物增產和改善品質的生物技術和產品等。
農藥:
1、 農藥: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生物農藥、衛生殺蟲劑、殺鼠劑、殺線蟲劑、殺螨劑、昆蟲生長調節劑、殺軟體動物劑、殺藻劑、忌避劑、熏蒸劑、生物農藥、環保農藥等。
2、農藥原料和制劑/化工原料與中間體/化學試劑、助劑等類:一般有機原料、有機中間體、工業氣體、單質、酸類、堿類、無機鹽、其它無機化工原料、基本有機化工原料。
首屆中國(國際)生態農業博覽會 組委會
聯系人:王慶龍
電 話:13811997299
聯系單位:中國(國際)生態農業博覽會組委會
聯系地址:北京農業展覽館
郵政編碼: 100025
聯系人:王慶龍
電話: 13811997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