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會背景:
泰國作為東盟國家中的傳統農業國家之一,其耕地面積為土地總面積的38%。是世界重要的糧食產區,其他經濟作物的種植也相當發達。但隨著泰國經濟狀況的發展,勞動力短缺成為農業生產的關鍵性問題,這必然導致對農機需求量的增加。其次,隨著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成,一方面為中國向東盟國家出口農機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也擴大了東盟國家的農產品出口量刺激了東盟國家的農業發展,從而加強農業機械化應用的力度。大多數東盟國家都是傳統農業占較大比重,其工業基礎薄弱,農機生產能力有限,農機產品主要靠進口。過去的10年中,泰國農業機械生產在產量和產品發展上雖顯示出增長趨勢,主要的農業機械和配件的年產量大約為:小型柴油機100,000臺;小型汽油機400,000臺;兩輪拖拉機80,000臺;兩輪拖拉機圓盤式犁150,000個;農用拖拉機圓盤式犁5,000個;水泵50,000臺;稻米聯合收割機600臺。制造商從事的主要領域是SME,大約有135家公司,有員工大約4,000人。但是,泰國農業機械市場年銷售額中國內產品份額只是60%,其中40%都需要依靠進口。其主要進口機械為四輪拖拉機,進口數量大約為5,000臺。其他進口產品分三大類:收割前用的機械,例如:灌溉系統、農藥噴撒器、播種機等;收割后用的機械,例如:甘蔗收割機、稻米聯合收割機、飼料切割機和打包機、青貯和干燥劑等;農產品加工機械,例如:家禽、牛肉和奶制品機械等。并且,由于受到國土面積的限制,以及經濟發展水平和機械化程度的制約,泰國農機市場主要需求狀況為小型、低成本農機產品。小于40馬力帶有旋轉耕具的四輪拖拉機市場有上升趨勢,將取代中部平原地區和北部低地用于稻米種植的兩輪拖拉機。由于收割季節勞動力短缺,尤其是水稻和甘蔗。許多農場主或農民期盼一種合適、高效的收割機。
根據中國農機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東盟十國是我國農業機械出口傳統市場。從2007年我國農機對東盟十國出口額排序看,對越南、印度尼西亞、泰國、緬甸和新加坡的出口均超過上億美元,居于出口前位。截至2009年10月份,中國農機(含柴油機、排灌機械)出口總額共計103.72億美元,東盟市場達到15.27億美元,占整個農機出口總額的14.7%。其中,對泰國出口份額占到了農機出口總額的第11位。泰國是東盟3個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之一。在出口產品結構方面,中國與泰國的產品相似程度指數約為60%,并且表現出很高的同質性;在出口市場分布結構方面,中國與泰國的市場相似度約為60%。這一現象,對于同一產業環節是替代性加強,對于產業鏈的上下游環節則是互補性加強。替代性加強的結果是競爭加劇,互補性加強的結果是需求擴大或成本降低。因為,農機產業是農業生產和農產品加工的上游產業;所以農業同質性擴大了對同質農機的需求。
展品范圍:
農業設備機械制造、種植設備、拖拉機、脫粒機、噴霧器、多功能噴霧器、土壤加工機械、耕整機械、播種機械、收成機械、灌溉機械、種子清洗設備、柴油機、發電機組、動力機械、肥料、種子、大田、農藥、殺蟲劑、稻米加工機械、蒸谷機械、鍋爐渦輪機、空氣壓縮機、砂輪、橡膠、烘干機、包裝機械加工制造、保溫材料加工制造、渦輪通風設備、水處理、換熱器、能源變換箱、溶劑萃取裝置。
北京合力天元國際展覽有限公司
聯系人:董琦琦
手機:15210418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