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會簡介:
世界種子大會是由國際種子聯盟主辦的,國際種業界規模最大、層次最高,集會議會展、貿易洽談、行業決策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種業大會。世界種子大會從1924年開始舉辦,近幾年每屆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900-1500名代表參加。一般在每年的5月15日-6月15日期間舉行,會期約7天。主要有開幕式、會員代表大會、貿易洽談和展覽、專題報告會和社會活動等內容。2014年世界種子大會由北京市政府、國際種子聯盟主辦,國際種子聯盟秘書處、中國種貿協、北京市農委、北京市農業局、豐臺區政府承辦。時間為2014年5月24日-29日,地點為豐臺區王佐鎮青龍湖國際文化會都會議會展區。預計有超過65個國家和地區的1200名以上代表參會。
市場背景: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國有近13.5億人口,其中農業人口約6.6億;耕地面積1.33億公頃,人均耕地面積不足0.1公頃,不及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的一半。經過各方的努力,中國自2004年至2012年連續九年實現糧食增產,2012年糧食產量為589550千噸,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解決了世界21%人口的吃飯問題,糧食基本實現自給自足。
2012年中國的農作物播種面積約為146667千公頃。其中主要農作物有水稻(播種面積約為3066千公頃)、玉米(播種面積約為3466千公頃)、小麥(播種面積約為24257千公頃)、豆類(播種面積約為11276千公頃)、棉花(播種面積約為4848.7千公頃)、油料作物(播種面積約為13890千公頃)、蔬菜瓜果(播種面積約為21289千公頃)及其它作物(播種面積約為22741.5千公頃)。
中國常年農作物用種量為10000千噸,用種量居世界第一位,市值650億元人民幣,僅次于美國排世界第二。 其中玉米用種量為1100千噸,水稻(含常規稻及雜交稻)用種量為1270千噸,小麥用種量為4400千噸,大豆用種量為830千噸,油菜(含常規稻及雜油菜)種量為27千噸,棉花(含常規稻及雜棉花)種量為210千噸,馬鈴薯種量為12000千噸。到2012年底,中國有種子企業6900家,其中外資企業25家。
北京是中國的首都,現有人口2018.6萬人,具有都市農業和種業總部經濟的特征,是農業科研單位的聚集地,也是外國種子企業進入中國的窗口,在中國注冊的25家外國種子企業中,有9家在北京。國內有實力的種子企業也在北京注冊發展。
中國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已經初步建成了以產業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農作物種業體系。也為外國種子企業在中國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條件和環境。
聯系方式:
ISF秘書處聯系方式: register@worldseed.org
大會組委會聯系方式:電話:83395881轉8081
郵箱:seed2014@126.com